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作者:昆明的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1-14 17:12:53
1月14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根据举报,依法对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立案调查。
此前,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双十一”前后的网购先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京东、天猫、唯品会三家企业开展自营业务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依法对上述三家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次的处罚事件对于三家知名电商企业来说可谓是寒冬里的一盆冷水了。在消费者眼里,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让大众对品牌的印象大打折扣。双十一促销节本就是消费者福利,商家红利的双赢局面,结果企业电商平台太小瞧的大众的敏锐度,使出各种提价后打折、虚假促销、诱导交易等套路欺骗消费者,通过数据对比,精明的顾客就能发现平台隐藏的消费陷阱。
电商平台在价格上玩的虚假套路,早就被消费者不知吐槽多少回了。不仅上述三家,这可能是绝大所数平台都存在的平通病,有消费者认为惩罚力度不够,觉得50万元太少。其实相比于实际的罚款,平台遭受的监管压力才是重点。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经济学人》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今,十年里,科技板块占国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例,已从6.8%上升至23.8%。市值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是互联网公司,而且它们对资源、信息的掌控力和攫取速度,远超传统巨头数倍。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日臻成熟,而在草莽中杀出重围的互联网平台,如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他们拥有巨大的流量和资本,平台的活跃用户数以亿计,几乎触及每个人的生活和钱包。但一个新兴商业模式崭露头角时,巨头们看上后也都凭借着实力雄厚让新来者无力招架。
数字经济时代,如果不加以控制,资本巨头将裹挟一切市场要素,导致自由市场竞争机制失灵。从平台垄断到员工猝死,互联网平台在野蛮生长之后开始承担发展带来的后果,现如今加强对互联网反垄断的监管很有必要。当前很多餐馆,出租车,厂家,甚至银行都在为互联网打工,互联网巨头的垄断,让市场产生了竞争的不对等和不公平,以巨额补贴,流量支持遏制住了新来者的市场加入,妨碍了社会市场公平。
手机里的主流APP都是阿里和腾讯两家各占半边天,资本雄厚的两位马姓大佬,在现在市场上从移动支付,社交媒体,娱乐消费等方面打通了大众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就连外卖都只能在某团和某饿之间二选一了。
比如A外卖平台要求商家签订排他协议,用了A就不能用B。这样的形式就会造成垄断,平台就会肆意对商家进行剥削。某滴的高额抽成也是类似的问题,每单抽走30%,某网约司机成了新时代的骆驼祥子,备显资本主义压迫现象。
澳歌注意到:近期,多家互联网企业都收到监管调查,均触及反垄断问题,相继陷入“反垄断”风波中。
美团因取消支付宝支付渠道,遭到了反垄断诉讼。
部分用户在使用美团支付时发现,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占据优先位置,除此之外,用户还可选择使用微信支付、ApplePay,但是支付宝支付通道已经消失。
在去年双十一活动前夕,京东向国家工商总局实名举报称不断接到商家反馈,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在“双十一”促销活动中胁迫商家“二选一”。所谓二选一,即“如果你想在天猫入驻,那你便不可在京东或其他平台上同时存在。”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互联网巨头行业垄断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已经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一系列事件背后都说明互联网领域迎来了强监管,核心在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尤其是对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更是逐一“敲打”,为的是全面整治非法经营集中等社会垄断之风,以儆效尤。互联网野蛮发展时代结束了。
澳歌传播营销总监童阳认为:这是国家传递出的一个信号,这可能是以后对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调查以及其他一系列针对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小开始。现在不再是任由互联网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了,希望互联网行业也应见微知著,改变过去的扩张路线。
澳歌传播数十年来专注于互联网建设,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给数百家知名企业和品牌提供平台开发技术和营销策略,继续坚定不移的以客户为中心,以丰富的实操经验给互联网行业带来更创新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前进方向。
尤其在疫情之后,已明确提出“希望互联网搭台,实体经济唱戏”,让利于商家、供应链上下游。互联网巨头不能只顾自身利润增长,侵蚀线下实体、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都要学习如何在监管注视下运作公司,修补生态繁荣的互联网市场。这不仅是为了遵守社会的法律规则,也是为了获得社会以及大众的长期认可,推动自身持续增长。
警钟已经敲响,信号已经传达,就看能不能收到做出实际措施了,对消费者多些真诚,少些套路。


 

公司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万科魅力之城6期3栋806号

电话号码:0871-63335190  13888083560

滇ICP备16005677号

 

在线留言

  • 联系方式 *

  • 留言内容

  • 提交

微信扫码       添加好友

图片展示

 

  公司地址:昆明市官渡区万科魅力之城6期3栋806号

电话号码:0871-63335190  13888083560

滇ICP备16005677号

 

联系方式
二维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0871-63335190
手机(微信):
13888083560
二维码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滇ICP备16005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