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7日,是阿里巴巴员工在家隔离的第一天,可能谁也没预想到:突如其来的“非典”,成就了一家伟大的超级
互联网公司。
仅仅5月7日一天,阿里巴巴中文网站的买卖商机就突破12500条,创了新纪录。在阿里巴巴140万中国会员抽样调查中,在非典时期三个月内达成交易的企业占总量的42%,每个月的访问量达到1.6亿人次,每天有100多万元的现金收入。同时让“网购”成为中国人的新风尚,此后阿里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奠定中国互联网BAT格局,跻身世界市值十大互联网公司(5703.2亿美元),问鼎中国互联网霸主。
5月10日这个和非典有关的日子也成为了每一个阿里人的节日(阿里日),足见非典在阿里人心中不同寻常的含义。

“非典”成就阿里,“新冠”催生互联网新风口?
非典时期的马云
冒险家们常说:危机中孕育着多重机会。
17年后的庚子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中国,整个国家都投入到抗疫阻击战中。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年的阿里,想起了那个浴火而生创造奇迹的故事。在新冠肺炎的阴霾之下,似乎也闪烁着互联网新风口的“星光”。
让我们看几个数据:

“非典”成就阿里,“新冠”催生互联网新风口?
疫情的肆虐让线下商业损失惨重,线上业态却意外的迎来大爆发,堪称冰火两重天......
对于一些既有的线上经济有极强的短期刺激作用,比如:在线教育、游戏、短视频、在线办公、在线问诊、医药电商等领域,短期内这些领域的用户会迅速爆发,促进以上行业的迅速发展。
疫情对于互联网底层技术是一次考验,同样也是一次巨大的“催化实验”,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这次“大考”中会更加趋于成熟,场景也不断的细化和落地。在线教育、云办公、云医疗等商业模式为疫情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商业模式得以更好的实现和落地。在底层技术的支撑下,提供了当前阶段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疫情的强大催化,让这些领域或将迎来快速增长的“大航海”时代。
疫情期间兴起了“宅经济”、“无接触经济”等新经济名词,这些新经济形式可以说是O2O模式的进一步扩展。这些新经济形式的基础设施:SaaS、PaaS、IaaS等云产品在我国还是一片蓝海,仍然有巨大发展空间,整个云经济未来将迎来持续增长。

“非典”成就阿里,“新冠”催生互联网新风口?
下面插播一条新闻:
2月24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官宣完成对客如云的全资收购。
至此,阿里本地生活服务麾下,到家业务饿了么、到店业务口碑、本地即时配送蜂鸟以及数字化工具客如云,覆盖to C、to B市场的四路纵队聚集在一起。(36Kr)
阿里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此动作,toB类SaaS云平台产品的战略性区位属性可见一斑。
O2O催生的新服务时代,SaaS云平台是贯通整个产业链数据链条的基础设施。美团、口碑等公司的商业扩张让线下餐饮零售知道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破坏力”,疫情诞生的“宅经济”推动了本地生活行业数字化改革潮的到来,客如云这样一家以服务于B端的POS机和SaaS系统见长的线下入口型企业,自然成了阿里的“盘中餐”。